内容分类
相关链接 
背景:
党建思政

【学党史,正青春】——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领学党史讲读活动(第三十一期)


[日期:2021-07-06]

图书封面:

读者介绍:

 任静,女,汉族,共青团员,2000年6月生。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2019级信息班学生,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学生会团建部门负责人,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九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第二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曾参与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被评选为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第十五届学生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曾参加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第六届校园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在疫情期间积极参加抗疫活动,被评为“抗疫小卫士”称号。

讲读内容:

《80位共产党人的故事》

在人民军队的第一代将帅中,早年留洋以图科技强国者不在少数。他们后来虽投笔从戎,却从未放弃过当年的理想,聂荣臻元帅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曾参加南昌和广州起义,是红军的创建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又领导科技工作,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出生于四川江津县(今属重庆)。他8岁入私塾,后入高等小学,1917年夏考入江津中学。在校内,他接触到《新青年》等杂志,曾与同学相约“我辈要以报国为根本,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建功立业”。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因参加抵制日货运动被校方勒令退学。恰逢当时四川勤工俭学运动迅猛发展,他决定到西方去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1921年初,聂荣臻到达法国,在那里结识了周恩来、蔡和森、陈毅、邓小平等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思想上也从“实业救国”转变为信仰共产主义。1922年,他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秋,他来到莫斯科,进入东方大学学习,后来与叶挺等人被秘密派往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培养的宝贵军事人才。

1925年,聂荣臻回国后,先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任秘书兼政治教官,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广东区委军委特派员,负责传达党的指示和调配干部。1927年南昌起义前夕,他协助周恩来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特别是成功地组织了以叶挺独立团为基础的第二十五师,参加南昌起义。同年12月,聂荣臻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并身先士卒战斗在第一线。

   广州起义失败后聂荣臻赴上海转入地下,负责军委的日常工作。他终日兜中揣一张月票在市内奔走 ,还练就一身跳电车甩掉特务盯梢的本事。1931年底,他进入江西瑞金,不久任红一军团政委。作为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率领这支红军主力南征北战长达五年。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聂荣臻任第一一五师副师长,率部开赴抗日前线,参与指挥了平型关大战。此后,他率2000多人进入五台山区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半年多就将部队发展到4万人,建立了毛泽东称赞的“抗日模范根据地”。1944年8月,聂荣臻赴延安出席“七大”。抗战胜利后,他继续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后担任华北军区司令员,领导了华北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曾任北京市市长、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等职。1956年11月,他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后又兼任国防科委主任、国家科委主任等职,成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奠基人。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先后试验成功了“两弹”(核弹、导弹)“一星“(人造卫星)。

晚年的聂荣臻仍然关心国防科研和军队建设,关心国家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1992年5月14日 ,这位共和国仅存的一位元帅 ,安详地离开人世,享年93岁。

旧中国的极度贫穷落后,列强依仗“船坚炮利”和优质商品的入侵,刺激了当年一代青年学子奋起,寻找救国图强之路。聂荣臻的家乡四川虽然相对封闭,然而自从“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长江水道被洋轮驶入后,渴求外向发展且人口过剩的蜀中在近代形成了一股出外求学谋生的风潮,这个内陆省份的学子一跃而成为留学日、法等国的先进。五四运动后的两年中,四川留法勤工俭学学生达492人,为全国各省之最。这批四川学生中,又以聂荣臻所在的江津人最多,共有40多人。

他们起初多是胸怀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理想,远涉重洋到西方学习科学知识。当时的欧洲正值十月革命后社会矛盾加剧、各种思潮活跃之际,不少留法青年由此接受了马列主义学说。聂荣臻在1922年给父母的信中曾写道:“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这表明他已经完成了决心先实行社会革命的思想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戎马半生的聂荣臻感到终于有条件实现青年时科技救国的理想,欣然接受了领导国家科技工作的重任。历史似乎在这里转了个弯,其实这也是中国特定的国情使然。如果不以革命彻底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也不可能有科技强国的前提。聂荣臻后来曾说:“我的前半生参加了组织和建立武装队伍的工作,后半生我致力于组织和建立科技队伍的工作。”这是元帅对自己一生的概括和总结。